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的作用会越来越强。
关于油价接轨《英才》:去年8月航空煤油价格从不定期的政府定价,改为每月定期与国际油价接轨。最近有一家欧洲公司要转让旗下1000多家加油站和便利店,虽然有过接触,但最后中国航油还是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不熟悉那个领域。
央企是个很大的舞台,但这是国家的,我们要对国有资产负责任,所以我这几年做的都是围绕主营业务来搞。这无疑让舆论再次聚焦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油),而矛头则直指航油市场垄断。《英才》:中国航油的国际化战略要如何推进?孙立:民航系统由前期的快速发展正在逐步放缓。但是我不致力于,也不想去运营上游企业,炼油企业在技术、安全、环保、劳工等诸多方面风险都很大,并且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以航油公司目前的现状,也很难向上游迈出这一步。过去,这个桥梁是软的。
如果达到60%,中国民航的飞机飞到海外的业务量将大幅增加。公司内部也有风险管理部门,由风险管理部门检查控制风险,召开风险管理会议,风险管理会议CEO是会议的参加者,不是组织者,只能提出意见,最终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裁决。对此,孙立告诉《英才》记者,中国航油也有在A股整体上市的计划,目前正在准备之中。
关于油价接轨《英才》:去年8月航空煤油价格从不定期的政府定价,改为每月定期与国际油价接轨。而且韩国是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的重要供应地,选址也邻近公司在中国的大客户。专门研究中国航油产业发展战略专家分析,中国航油似乎无意在海外大规模扩张。至今,航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已经9个月,而这种定价机制上的变化并没有让中国航油感到压力,反而认为航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是好消息。
作为一家中国公司,去国外运营基地,会面临着法律、劳工、环境等诸多问题,怎么办?国外的资源获得,管理、市场上的问题都要去研究,与其那样,还不如中国航油注入一部分资金,只要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就可以了。4月4日,国产航空煤油出厂价再度上调,达到8061元/吨的历史高位,同时航空燃油附加费再创历史新高。
面对这样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必然要走出去。中航油事件7 年后没有A 股上市公司的央企或许因为中国航油董事长孙立谨慎的性格,2006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恢复了上市资格之后,中国航油便极少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凡符合入门条件的国内外企业,都可以进入中国航油市场。至于说到垄断,我们不怕竞争,我们具有核心竞争能力,资源有保障,又是设施的建设者,与下游也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由于风险控制较好,近年操作的套期保值的期货业务都没有出现亏损。目前,中国航油成功进入亚洲、欧洲、北美和香港航油市场,在海外20多个机场开展航油业务。但孙立则认为:虽然破产是损失最小的选择,但是从后面的实践可以证明,国务院国资委决策进行债务重组、股权重组,然后恢复上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风险管控方面,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建立了三重风险管控机制。
我可以把我的仓储设施,物流设施做好,不仅在国内、国际市场同时布局,这样我就能够成为贸易流通领域的强者。在孙立看来,对航空公司的参股只是一种投资,可以使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增强信任,但因航空不是主业,所以不是发展的重点。
如果达到60%,中国民航的飞机飞到海外的业务量将大幅增加。对于航油套期保值,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兼总经理韩晓平认为不能因噎废食,要正确总结中航油事件,以及航空公司的套保亏损:航油公司、航空公司重启套期保值很有必要。
业内分析师披露这是一个薄利行业,航油定价由政府监管,上游是石油巨头,下游是航空巨头。时任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董事长的王家园博士说,中国航油不遗余力的支持与帮助,让他看到了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母公司。在孙立的视野里,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连成的弧形与长江、重庆一线组成一张弓,而在这个布局中,中国航油目前还只是摆了几个点,未来要将这些点都连起来。而近几年在不断加大投入,从原来一年投入不超过10亿元,到现在一年的投入超过50亿元,投资速度非常快。虽然进入门槛比较高,也比较难,但是我们逐渐一点点的在布局。《英才》:跨国公司为中国航油带来哪些启示?孙立:我们的思路一定要跟上同行业国际大公司的发展思路。
孙立告诉《英才》记者。华南蓝天是由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英国B P石油公司和香港富地石油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国有控股、跨地区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主要负责华南五省区的广州、桂林、长沙、武汉、郑州等15个机场所需航空煤油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和加注业务。
预计这一项目将从2013年起对公司的盈利产生积极贡献。而JP摩根等资本公司则利用资金上的优势,以及利差的优势,致力于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贸易环节。
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超市以及一些大型商场,则利用自身商业基地的优势,建加油站做零售业务。因为民航局有一个限定的价差,大约是成品油从炼厂出厂到加注给汽车价差的一半,毛利空间很小,而且支线小机场也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
另外,即使按照美国的运营模式,供油与加注分开,完全自由竞争,航空公司出于安全和便利的考虑可能也只会选择与供油一体的大公司,而不愿意选择较小规模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在集团鼎力支持下,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航油采购商。流通系统将是中国航油国内贸易和国际业务的一个强力支撑。而中国航油海外扩张策略的制定,或许正是在对世界航油市场的详细考察之后,而有所领悟。
以中国航油为例,其目前总资产500亿元,十二五期间还要以每年50亿元的速度继续追加投资,用于全国性的航油管网和储存基地建设,前期巨额的储运投资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关于专营垄断《英才》:你如何看待外界所说的中国航油专营垄断的评价?孙立:不同于美国完全自由化的市场,中国市场与欧洲、亚洲、澳洲和其他大部分地区一样,是供油和加注一体化的系统。
是什么影响了公司的利润率?孙立:中国航油没有上游的原油开采、勘探、开发、炼制到成品油的环节。2011年,在17家商贸类央企中,中国航油的营业收入增长排名第二,但是净利润增长仅排名第十一。
孙立有五大关系论,而这五大关系的第一条就是处理好公司自身发展与上下游、机场等利益相关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对于财务公司,孙立认为:目前中国航油每年有2000多亿元的收入,资金量非常大,财务公司的成立对于把控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节约财务费用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资产规模却还不足500亿元。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油价的攀升。基本上是一体化运作,也能保证稳定的供应和良好的质量。只是中国市场尚没有完全放开,油价也刚刚与国际接轨,其他方面与欧洲市场、亚洲市场、澳洲市场差不多。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也认为套期保值必须要做,但是必须严控风险,套保不是要去赚钱,而是要保值,很多时候觉得人家赚了,我没赚就亏了,就很容易出问题,还是要保守为主,因为你不是私人公司,是国有股份占大头的。航油利润空间触及天花板,利润提升又从何而来?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航油供应商,国内的市场份额几近饱和,中国航油的领地还能继续扩张吗?面对资本市场曾经的失败,作为中国航油董事长的孙立会做怎样的调整呢?资金门槛高今年2月8日,印度允许国内航空公司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航空燃油的消息,被国内各大网站竞相转载,一时间放开航油市场的呼声再起。
新加坡公司建设了三级风险控制体系,三重管控不受董事长和CEO个人控制。同时,中国航油也成为少有的没有A股上市公司的央企。
市场化体制下,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如果国内资源供应不足,也可以通过新加坡的公司来进行补充。在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中,中国航油集团持股51%,中石油持股20%,中石化持股29%。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